「做麵包,講究的就是底氣:底氣足,麵包就會好吃;底氣不足,麵包就GG了。」
滿頭白髮的師父,手背滿滿的白色麵粉,雙手揉搓著不鏽鋼枱面上的大麵團, 一邊告訴分散各桌、揉著小麵團的眾多的學員們。
說是小麵團也不小,畢竟1斤的高粉加上摻進來的水,算算也差不多1公斤多,要揉要摔要翻面都得花些力氣,難怪師父手臂青筋畢露,看來是花了很長的一段時浸淫於此。
隨著師父手臂動作越來越大,麵團的延伸性越來越高,我已經是額頭汗水滿佈,手臂痠軟不說,甚至開始感到厭世:我為什麼要來報名參加這個課程呢?不曉得其他學員們,是不是也揮汗如雨,會不會也和我有類似的想法呢?
「來,看著~」師父停下雙手搓揉動作,放下大麵團,從中捏了小小一坨在手上,十根手指熟練的將麵團撐開,形成四周厚、中間薄的一張麵團:「這就是薄膜;麵團揉到這個樣子,就表示可以了。」
師父的手上幾乎沒有殘留麵團,工作枱也很乾淨,那個大麵團的表面就只留了剛剛被師父捏了一小塊的痕跡,其他地方也很光滑。
「換你們試試看,」師父把手上的那張薄膜揉回大麵團後,三兩下翻滾就又讓整個麵團乾淨光滑。
「這是什麼魔術嗎?」我忍不住想,原本一坨溼黏的麵團,到最後可以到達這個境界。神乎其技!
我也學著師父的手法,試著雙掌將麵團撐開。奇怪的是,我的麵團是一撐就斷,其他人也差不多如此,怎麼捏怎麼拉都無法形成師父那般的薄膜,不禁滿頭問號的看向師父,看能不能從師父的反應中找到些解套的蛛絲馬跡。
感應到接連而來射向他的眼光的師父,輕輕的清了清喉嚨,「沒關係,麵團一拉就斷也很正常,」順勢向我走了過來,「你的麵團借我一下。」
接過我手中難分難捨的麵團,他就著工作枱開始揉搓起來。「大多數的初學者都不敢用力,」師父頓了一下,「當初我也一樣。」一邊說著,師父一邊撐直了雙手,似乎是把全身的力氣壓在白白軟軟的柔弱麵團上,推了出去。
「就是用你身體的重量壓下去;如果只是靠著你的雙手在出力,手臂很快就會痠了。」
嗯…甜在心饅頭店的太極阿梅,動作是行雲流水,可沒這麼用力呀…
儘管心中帶著疑惑,一些學員向著師父身旁圍成一圈;剛剛他在前面示範時還有段距離,現在我們想要近距離仔細觀察他怎麼將一坨溼黏的麵團毫無花假的揉成那個可以拉出薄膜的境界。會不會是師父手中藏了什麼我們不知道的道具嗎?
一分鐘…兩分鐘…不到兩分鐘,剛才在我手上還百般不情願和我分手的麵團,經過師父大力金剛指的調校馴化,現在已經可以看出雛形,並且輕易的脫手了。
「換你接手,」師父將麵團交還給我,「再揉著幾分鐘,」走向另一位學員,接過她手上的麵團。
………
走過一遍之後,師父回到他的工作枱,「各位,請到前面來一下;」他揚了右手的半透明大型塑膠量杯,「這是我一小時前揉好放在發酵箱的麵團,」又拿起左手的麵團,「這是我剛剛示範給大家看的麵團,」他停頓了一下,環視大家,確定每個人都能看到他手上的麵團。
「這兩個麵團有什麼不同嗎?」他是挑戰我們的視力還是智力嗎?這麼簡單的事情也在問!發酵一小時的麵團當然比較大,那個才揉好不久的當然比較小。
「一個比較大,一個比較小,」左手邊的那位女學員(嗯,該說是小朋友…看來像是她母親的學員站在一旁,立刻轉過頭、眼睛放出光芒的看著她…)很快的搭腔。
「沒錯!美眉說得好!」沒有戴著廚師帽的師父,微笑的衝著她點點頭,「大家到前面來戳戳看這兩個麵團,」在他放下量杯和麵團時,後排的同學力爭上游的擠了過來,急著想體會師父所指出的奧妙。
「有什麼不同嗎?」他看著表情古怪的學員們,又再問了一次,眼光順勢射向我。
「那個小麵團比較難戳,大麵團比較軟,比較好戳…嗯,還有點彈性…」招架不住他的眼神攻勢,我投降的回答了。
「嗯嗯,很好,」師父滿意的點點頭,倒是沒有摸摸他的鬍鬚,如果有的話,他大概真的會這樣做,「接下來,我要把這個軟軟的大麵團切開來。」還沒等師父提醒大家看仔細,所有的學員再度圍了上來,和先前師父眼光掃射時,眾人遠遠避開的情況完全相反。
「唰~」(以上請自行配音)不知何時在師父手上出現一把菜刀,只見他手起刀落,又白又嫩的大麵團立刻被分解,「斷面秀!」
沒有血跡斑斑、像是凍豆腐解凍後的剖面,麵團裡滿滿是坑坑洞洞的組織,活脫脫是縮小版的盤絲洞出現在麵包教室的工作枱上。
「剛剛揉出來的薄膜,會緊緊抓住酵母菌發酵作用所吐出來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反過來會撐開這些麵筋,造成一絲絲的組織。」
師父一口氣講了這些話,當我們的腦袋都是費曼或巴斯德、白努力等級的。想也知道,每個學員聽到這麼一段話,嘴巴都合不起來,彷彿缺氧的腦細胞只要獲得充足的空氣就能重新運作,這種「理想氣體方程式PV=nRT」級數的話語可以立刻獲得消化吸收…囧。
「有人,就有燈,」這麼簡短容易理解的話,可惜師父就不說。
正當我們還在消化師父剛剛的話,他又不知哪裡生出來另一個半透明塑膠量杯,「這是另一個麵團,」托在右手掌,「來來來,大家再來摸摸看這個。」見他活靈活現的語調身段,我開始懷疑他之前是不是在菜市場大動作推銷介紹販售商品、撩起路過民眾想一睹究竟好奇心的武場,不然就是卓別林上身、可以把單純的動作變得華麗精彩。總之,原本皺眉沈思的學員們又回過了神,紛紛爭先恐後向著師父的工作枱靠過去。
「和發酵一小時的麵團有差別嗎?」
「…」「消風了」「很好壓」「黏手」「…」「沒什麼彈性」
「果然大家都很厲害,」師父提高音調表達他的讚嘆,「這個麵團是三小時前揉的麵團,」他左手伸進去量杯裡,捏了一小塊。「叭!」(請觀眾自行配音)
「看,這已經發酵過頭,麵團都失去彈性了。」師父繼續說道,「麵團沒發酵就烤,會太硬;發酵過頭再烤,麵包組織變得粗糙,不好吃。」
「記得麵團放進塑膠量杯前先抹點奶油,避免麵團沾黏。」師父巡視工作枱的學員們,動手協助不同的人,「然後就可以放進發酵箱了。」他的聲音變遠變小,我還留在他的工作枱旁。
相比於那個發酵一小時麵團的斷面,那坨一拉就斷的麵團被師父放在工作枱上。我拿了工作枱上的菜刀,切開想看看它的斷面。
空洞。
很多很多的空洞。
看來,時間會消磨人的意志,酵母也會消磨麵團的組織。
* * *
沒壓力的人生,就像是沒發酵的麵包,不會鬆軟,烘烤後極硬而難以入口;壓力過大的人生,就像是發酵過頭的麵包,組織毫無生氣,烘烤後粗糙難以入口。
「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 * *
關於壓力,Robert M. Yerkes以及John Dillingham Dodson於1908年提出Yerkes–Dodson定律,此倒U形說法,適用於許多情境,在此不多贅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