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參加了一場研習,是黃素非老師的「挑戰生命經驗的藝術與運用」,從敍事治療的精神談起,聊到現代/後現代,以及運用所謂的高階技術。一整天的工作坊,腦子燒了一天,也想讓身體動一動,便走一個多小時的路回家。
說起來揉麵團也挺後現代的。原本預計要發的文,暫且延到下周再發,趁著今天的工作坊新鮮,不拿來用實在可惜。
在《帝國與料理》書裡提到,羅馬時代已經出現了政府成立的麵包坊,負責提供城鎮所需的麵包。就政府的立場來說,此舉照顧到更多的人民,提高民眾的滿意度;就麵包苦手來說,這免除了他們的苦惱;對廣大的民眾來說,有奶便是娘,提高對政府的忠誠度。
隨著麵包技術的擴散,也因著各地風土不同,裸麥麵包黑麥麵包全麥麵包…(當時沒得挑白麵包),到了現代,製作工藝與生產器具大幅提升,只要走一趟烘焙坊,日式台式美式法式歐式德式,軟的硬的甜的鹹的大的小的黑的白的…付了錢就可以獲得品質不錯口感佳的麵包。麵包在多數情況下已算是大眾商品,一如日常生活中各種規律,我們只要照章行事,毋須費心。
然而,生活偶爾會出現意外,讓人措手不及,輕盈一點的例如,走路踩到沒鋪平的人行道地磚被濺了一褲子水、臨時想要喝杯咖啡把車停在紅線上結果被警察逕行開單額外付了300元停車費,沈重一點的例如,貼了烏漆墨黑隔熱紙的房車竟然被週刊拍到搞車震的小三照、上星期的健康檢查報告唯一黑字的數字是年紀及病歷號,至於再沈重的…嗯…
揉麵團也差不多如此。
麵粉和水的比例固定不變是5:3,酵母固定是1/4t,判定是否完成揉麵在於三光-手光、麵團光、枱面光,我能指導的也就到此為止。麵包造型變化是個人的,這還是看得到的;手勁大小是個人的,這還算可以看得到,手掌溫度是個人的,這…可就看不到了…
還有更看不到的。酵母菌要怎麼在麵團裡發功呢?原本擀捲得平平整整、漂漂亮亮的造型,會不會在哪個地方凸起一個氣泡呢?天知道。有些東西是我們習以為常、有具體定義規範的,例如粉水比例;有些東西是我們可以勞心勞力、有付出就有收穫,例如力道造型;然而還有些東西,是我們猝不及防或超出預期下遇到,過了一段時間發酵,才曉得要如何欣賞或重新定義。
歡迎來到後現代揉麵團~
留言列表